界詮法師的道場
在彼時,一座幽靜的戒壇落成,依照道宣律師的《戒壇圖經》精心建造,戒壇共分三層,并配有護壇神王雕像,戒壇亭閣巍峨高聳,直插云霄,界詮法師對律學尤為重視,精心制定了嚴格的教學計劃,分為初級、中級和研究三個階段,深入鉆研南山律典,并親身踐行戒律,1999年和2002年,寺內成功舉辦傳授三壇大戒的法會,為我國佛教傳戒歷史譜寫了新的篇章。
歲月流轉,文革初期,福鼎縣統戰部組織全縣僧侶,由青藏法師為首創辦佛教徒茶場,十余名僧侶在此結茅而居,開墾荒地,耕種生活,早晚課誦,從未間斷,1997年,禮請世行法師移錫至此,主持改建本山道場,因道場從平地興起,故得名“平興寺”,1991年,界詮法師歸山,協助擴建道場,完善寺院規約。
平興寺坐落于福建省福鼎市世界地質公園、國家5A級風景區——太姥山風景名勝區,是國內著名的學戒道場,常住僧侶三百余人,寺內建筑,除原有石頭房殿堂外,均為界詮法師后期擴建,包括法堂、學戒堂、普隱堂、藏經閣、教學樓、臥佛殿、戒壇、律學苑、五觀堂、凈業堂、云水堂、尊客堂等。
衷心推薦平興寺,平興寺住持界詮律師是弘一律師的法孫,二十年前便被尊稱為“學律五比丘”,學戒是平興寺僧侶的日常功課,持 *** 謹而智慧圓融,是平興寺的獨特風格,此處匯聚了數百位清凈僧侶,皆以修道了生死為最終目標,善知識遍布其中,此處修行氛圍濃厚,令人流連忘返。
界詮法師簡介
1、界詮法師,原名李,1959年11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店下,自幼便展現出深厚的佛學底蘊和非凡智慧,常隨母親親近佛法,寒暑假期間都會到寺中協助師父勞作,利用空閑時間向師父請教佛法,深受佛法的熏陶和啟迪。
2、界詮法師畢業于中國佛學院本科,曾執教于福建佛學院,依止圓拙律師學習戒律,成為當時廣化寺學戒五比丘之一,著有《佛學基礎》一書,二十多年來一直被全國各漢傳佛學院校選為通用教材,曾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、福建省政協委員、莆田廣化寺監院,法師淡泊名利,博學多才,講經風趣幽默,深入淺出。
3、界詮法師,原名李,1959年11月14日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店下,自幼便展現出深厚的佛教情懷,在母親的引導下,他常隨佛門,寒暑假期都參與寺中的勞動,利用閑暇時間向師父學習佛法,深深領悟到萬法緣起和生死輪回的真理,立下出家的決心。
4、近年來,界詮法師專注于律學的弘揚,對規范傳戒傾注心血,主張依法授受,他擴建了寺院,新建了各類殿堂,培養青年法師掌握現代科技,制作佛法、律學的教學資料,讓更多人能學習和傳播正法,使佛法長存世間。
界詮法師的師承
圓老對弘一大師律行的了解,讓界詮法師得以深入了解和傳承,在圓老的引導下,五比丘學戒的活動成為了福建佛學院的佳話,界詮法師不負重望,將一個小型寺廟發展為弘法中心,吸引了眾多學子前來研修。
界詮法師對弘一法師的弘法精神及其才華欽佩不已,遺憾的是弘一法師已圓寂數十年,幸虧圓拙老法師是弘一大師的入門弟子,圓拙法師對弘一大師的律儀行持及為人風范了如指掌,常常會為界詮法師講述當年弘一法師的品行及嚴持戒律的故事。
現在的中國,嚴持戒律的寺院眾多,如福建福鼎太姥山平興寺,主持界詮法師師承律宗十三組弘一法師;現有出家僧侶一千余人,其中不少人在八九十年代削發修行,出家已二三十年。
講戒律的法師有哪些
「諸比丘,這三種東西是毫無隱瞞地照耀給人們看的,三者為何?一為明月、二為炎陽、三為如來經律也。」《增支部.第1129經》現時戒律最嚴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,你可以在覺悟之路網站上找到相應的戒律內容。
戒學實踐:本篇強調戒律不僅是理論,更是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實踐,印順法師在此探討了如何將戒律理念融入日常行為之中,為我們提供了實踐佛教戒律的指導,僧制論:本部分深入研究僧侶制度的形成與發展,以及它在佛教社會中的角色和影響。
圓拙老法師是弘一大師的入門弟子,對弘一大師的律儀行持及為人風范了如指掌,常常會為界詮法師講述當年弘一法師的品行及嚴持戒律的故事,在圓老的善因緣引導下,當時福建佛學院五位特別優秀的法師(分別是:界詮法師、性光法師、毅然法師、演蓮法師、濟群法師),正式發愿學習南山律學。
界詮法師,原名李,1959年11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店下,自幼便展現出深厚的佛學根基和超人的智慧,常隨母親親近佛法,寒暑假期間都會到寺中協助師父勞作,利用空閑時間向師父請教佛法,深受佛法的熏陶和啟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