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麈的含義
犀麈,又稱犀柄麈尾,是古代文人雅士常佩戴的一種扇形裝飾品,它不僅用于扇動塵埃,還作為扇風之用,象征著文人清雅的生活情趣,在宋代詞人賀鑄的《羅敷歌》中,有“犀麈流連”的描述,展現了文人對于這種裝飾物的喜愛。
犀麈的詳細解釋即犀柄麈尾,宋代詞人賀鑄在《羅敷歌》中提到:“河陽官罷文園病,觸緒蕭然,犀麈流連,喜見清蟾似舊圓。”在《紅樓夢》第三十六回中,也有“手里做針線,旁邊放著一柄白犀麈”的描寫,進一步闡述了犀麈的形態和用途。
除了犀麈,犀牛在古代文化中也有豐富的象征意義,犀牛以其力量和兇猛著稱,在古代文學和藝術作品中,犀牛常被用來象征勇猛和力量,犀牛角制成的梳子(犀櫛)、犀牛在夜間發出的光芒(犀燃)、古時候的貨幣(犀錢)、犀牛在特定條件下發出的火焰(犀焰)等,都是犀牛文化的一部分。
《紅樓夢》中的丫鬟們都在忙些什么?
在《紅樓夢》中,丫鬟們是主子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助手,她們不僅要負責主子的梳洗、穿衣、飲食、睡眠等瑣事,還要管理主子的首飾、衣物、銀兩,為主子縫制貼身衣物、鞋襪等,她們的服務周到細致,是主子們不可或缺的助手。
在第四十五回中,寶釵到怡紅院找寶玉時,看到襲人正坐在寶玉身旁做針線,旁邊放著一柄白犀麈,在第五十五回中,史湘云請賈母賞桂花時,有丫頭在煽風爐煮茶,還有幾個丫頭在煽風爐燙酒,平兒還替鳳姐管理鑰匙。
丫鬟們的工作待遇因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,一等丫鬟主要負責主子的日常起居和貼身服務,如梳理頭發、更衣、端茶倒水等,她們的工作相對輕松,且有一定的管理權限,而寶玉身邊的丫鬟們各有分工,有的負責澆花做雜事,有的負責寶玉的衣食住行,有的負責家中事務,有的夜間伺候寶玉,還有的幫助寶玉讀書添墨。
在《紅樓夢》中,丫鬟們既有賣身為仆的,也有雇傭工的,賣身為仆的丫鬟,如襲人,是父母將其賣給賈府做奴才,簽訂死契,子孫后代也是家生子奴才,而雇傭工丫鬟,一般是家里窮,孩子多,但還不到賣兒賣女地步,就會成為職業仆從,受雇于人。
《紅樓夢》中寶釵幫襲人做針線活是哪一回?
在《紅樓夢》中,寶釵幫襲人做針線活的情節出現在第三十六回,在這一回中,寶釵看到襲人正在做針線活,便拿起針來,替她代刺,這一情節展現了寶釵對襲人的關心和幫助,也反映了她們之間深厚的友誼。
第三十六回還講述了寶玉身體逐漸復原,賈母吩咐賈政的親隨小廝頭兒,以后賈政若喚寶玉以她的名義加以拒絕,寶玉可以省卻許多會客請安之累,每天只在園里游玩,寶釵等偶爾勸他留心仕途經濟,他卻斥之為“人了國賊祿鬼之流”,不留情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