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劉備臨終前的托孤遺詔中,我們可以窺見其非凡的智慧、識人之明以及深遠的謀略,在托孤的兩位大臣中,諸葛亮與李嚴各具特色,諸葛亮才華橫溢,聲名顯赫,而李嚴則曾是劉璋的手下,后來歸順劉備,在劉備決定討伐東吳為關羽、張飛報仇時,諸葛亮與趙云堅決反對,李嚴則站在了劉備一邊。
漢昭烈帝劉備,字玄德,生于涿郡涿縣(今河北省涿州市),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,蜀漢的開國皇帝,赤壁之戰后,劉備逐步取得荊州、益州,建立了蜀漢政權。
在《三國演義》第85回中,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后,逃至白帝城,因思念關羽、張飛,加之年事已高,病情加重,臨終前,他召回諸葛亮與劉禪,將后者托付給了諸葛亮。
劉備并非單純的愛才,這從他對待趙云的態度中可見一斑,盡管劉備曾承諾重用趙云,但實際上趙云并未得到重用,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時,曾表示如果劉禪不能勝任蜀漢的統治,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。
郭德綱相聲八扇屏:經典臺詞背后的故事
1、郭德綱八扇屏相聲臺詞:甲:“你念過書嗎?”乙:“沒念過書,倒是認識幾個字。”甲:“你們應當念點兒書啊,省得說出話一嘴的白字。”乙:“您別瞧沒念過書,識字雖然不多,用字倒也不錯,白字可沒有,要有白字您給挑出來。”
2、江湖人我說說,你聽聽,想當年,大宋朝有一江湖人,姓苗名訓,字廣義,不遇之時,在灑金橋旁擺下一座卦棚,巧遇未遇時的趙太祖打馬經過,見橋旁人煙稠密,圍著一座卦棚。
3、《怪治病》郭德綱:“我們后臺有兩個胖子,一個孫越,一個劉元,劉元的外祖父是相聲大家張慶森先生,孫越的外祖父是李文華先生,這兩個孫子?于謙:“兩個孫子啊?”郭德綱:“兩個外孫子。”于謙:“顯得不近乎了。”
4、高爾基先生教導我們說:“你不要這個樣子!”—出自《八扇屏》布什說:“郭德綱,你,了不起!文能提筆安天下,武能上馬定乾坤,上炕認識娘們,下炕認識爺。”—出自《西證夢》當了王八也得忍,睜一眼閉一眼,假裝瞧不著,誒?瞧著了嗎?—出自《批三國》左慈是個了不起啊,半仙之體,弄些個手法。
劉備臨終遺言:趙云與諸葛亮的忠誠
1、劉備對趙云說,“早晚看覷吾子,勿負朕言”,意思是讓趙云看住劉禪,保護他的安全。
2、劉備的原話是“晚看覷吾子”,意思是要讓趙云照顧好劉禪,時刻保護他的安全,趙云雖然地位不高,但對劉備非常忠心,表示“我甘愿效犬馬之勞”。
3、劉備又對趙云進行了特殊的托付,說:“吾兒劉禪是汝子也,吾死之后,汝事其如父。”這句話表達了劉備對趙云深深的期望和信任。
4、劉備在臨終前對諸葛亮說:“若我兒可輔,輔之;如其不才,君可取之。”這句話意在收攬諸葛亮的忠心,以輔佐劉禪。
5、諸葛亮聽后,汗流浹背,泣拜于地,表示“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,盡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乎?”諸葛亮明白劉備的言外之意,愿意竭盡全力輔佐劉禪。
6、劉備對諸葛亮的話也是敲打他,防止他篡權,他還特意交代趙云,讓他繼續保護劉禪,遺憾的是,諸葛亮一生忠誠,但并未完全得到劉備和劉禪的信任。
并非是我惜馬謖:一段歷史與藝術的交織
1、咦,子敬哪,我又犯什么錯誤了?自打踏上江東地面,我處處小心謹慎,步步如履薄冰。
2、馬謖曾提出“攻心為上,攻城為下,心戰為上,兵戰為下。”諸葛亮采納了他的建議,才有了后來的七擒孟獲。
3、失街亭是空城計之前的事,馬謖自告奮勇去守街亭,結果犯了低級錯誤,被司馬懿打敗,諸葛亮想起了劉備臨死前的話“吾觀馬謖,言過其實也”,后悔不已,悲痛地斬了立了軍令狀的馬謖。
揭秘:劉備托孤背后的心計
劉備在彝陵之戰慘敗后,深知劉禪暗弱無能,大權必將旁落,為了避免重蹈漢獻帝的覆轍,他決定托孤,劉備想到了諸葛亮,希望他能夠輔佐劉禪,為了抗衡諸葛亮,他還找了一個叫李嚴的大臣,劉備與趙云打親情牌,讓他繼續保護劉禪。
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,劉備攻益州,西涼馬超來投,被封為平西將軍,位同關羽,遠在荊州的關羽得知此事后,極為不滿,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,諸葛亮在回信中表示,馬超雖然才華橫溢,但與關羽相比,仍有一定差距。
劉備雖然沒有完全發揮出諸葛亮的才能,但也是給了他充分的政治舞臺,沒有限制他,相比之下,曹操對司馬懿有較大的戒心,沒有放手使用他。